Text Box: 天安门母亲网站 > 评论与争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我是一个在距离北京很远的海滨小城长大的孩子,八九年的时候,我十岁。那一年,隔壁的大哥哥一日来到我家,义愤填膺地说,我要去北京!我仰着脸看着大哥哥,有点不解,为什么平日一向沉默内向的大哥哥变得那么激动,面孔涨得通红。

大哥哥去了北京,陆续从来串门的他妈妈口中得知,他到了天安门广场、在绝食,之后的一个月断了联系。直到有一天看到他妈妈手臂别着黑纱,才知道,大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。那时候我的人生经历中,从未触碰过死亡,我还天真的以为,曾经出现在电视屏幕中数万学生画面中的大哥哥,只是在电视里,有一天会再出现在我面前,摸摸我的头,递给我一只草编的蚂蚱。

这是“六四”在我童年最开始的记忆。

国内对于“六四”讳口不提,慢慢,关于“六四”的消息在我成长的记忆中逝去。只是在每一年的夏天这个时候,得知香港人的”六四”纪念游行,才有了点点印象。

后来,在学校的小录像厅看《蓝宇》。里面悍东在那晚的天安门疯狂找蓝宇的镜头让我怔住;小小的投影屏幕上有很多白衬衫的学生在奔跑的画面,虽然镜头处理得非常小心,甚至都没有提关于时间的只言片语,但是,记忆里尘封的大门被一下子推开,积累已久的灰尘飞入我眼中,我坐在那里,泪如雨下,我想起了大哥哥,那一年的“六四”。

互联网的普及让我重新开始认识”六四”,了解”六四”。在儿时记忆里,电视和广播处处都在避开任何学生伤亡的信息,一直在否认学生运动的积极和正面,甚至让很多在那段日子后出生的孩子们认为,”六四”只是学生一时头脑发热的一场闹剧。

闹剧,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有种心脏被刀割的感觉。民主和自由,学生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去维护,去争取;那一朵朵自由的花朵是他们的鲜血绽放开来。

很多人会说,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后来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演变成一种反共颠覆政府的阴谋活动,政府做得并没有错。我不置可否。

我只是知道,看着896月的天安门广场。我看到戴着眼镜穿着白衬衫的学生坐在地上绝食,他们撑起条幅写着“妈妈,我吃不下。”;我看到学生用一双双手牵起来,结成人墙,挡住开过来的坦克和绿色军车;我看到那么年轻的脸庞,闪烁着坚定和勇气,头上绑着写有民主和自由的白色布条;我看着成千上万的学生站在天安门广场上,让我想起周总理死后的那一年,也是这样的年轻学子,也是这样置生命不顾的学生,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攻击力的孩子们;他们站在那里,眼睛里燃烧着希望和失望,默默流泪。

他们用热情和勇气召唤着全世界的人。同年,台湾集合当年最顶尖优秀的歌手和艺人,创作了《历史的伤口》献给当时在天安门广场坚持斗争的学生们。也是那之后原本为老山前线的将士们创作的《血染的风采》,因为在”六四”中被学生用作“国歌”,在那之后,歌词被改掉,那一句“共和国的旗帜上,有我们血染的风采”被删除重新改过,而这首歌曲也被从各大主流音乐会上撤掉。也是在那一年,台湾几十万的大学生也举行《手牵手,心连心》活动,一边唱着《历史的伤口》,一边用手拉成从基隆到高雄长达240公里人链的壮举,声援北京的同胞学生们,这一刻,没有人不被感动。

蒙上眼睛,就以为看不见;捂上耳朵,就以为听不到。可是曾经的创痛,曾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澎湃的灵魂,激昂的青春;永远刻在每个人的心底。他们那么热爱中国,热爱祖国,可以为祖国的未来奉献生命;无怨无悔。曾经我们面对的这一切,我希望,在此生,永远不敢忘记。

附:《历史的伤口》htt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r4jQYv7JiM

蒙上眼睛就以为看不见, 捂上耳朵就以为听不到; 而真理在心中,创痛在胸口, 还要忍多久,还要沉默多久。 如果热泪可以洗净尘埃, 如果热血可以换来自由, 让明天能记得今天的怒吼, 让世界都看到,历史的伤口。 (读者推荐)

 

名:“六四”在我童年最开始的记忆